第四期能工巧匠人物专访

揉揉捏捏小面团赋“新生”

王美在创作面塑作品

王美从事面塑创作29年,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技艺
剪子、切刀、镊子、竹棍,几件简单的工具,通过搓、捏、切、压、剪等几个简单而娴熟的动作,普通的面团便在王美手中变成了一个生动传神的王熙凤。王美是我市著名的民间面塑艺人,她的面塑作品别致生动,手法多样,表现出细腻传神的艺术效果,广为人们喜爱。从17岁开始,王美远赴北京跟自己的姑父学习面塑艺术,如今从事面塑创作已29年。8月25日,记者走进王美的工作室,探寻她的面塑人生。
传承 跟姑父学了五年
25日,记者走进奎文区大虞文化村内王美的工作室。室内靠窗位置摆放着一张长桌、一把椅子和十几块不同颜色的面泥,这就是王美做面塑的基本配置。
王美手中即将完成的红楼梦人物王熙凤面塑作品十分传神,虽然只有手掌大,但制作十分精致。王美取出一点蓝色面泥,在手掌中轻轻一搓,面泥立即变成一小条丝带,然后用小镊子夹住轻轻一绕、一压,丝带便如在风中飘扬,整个人物也更加神采奕奕。
王美是诸城市贾悦镇人,她的师傅就是姑父郎志祥,而郎志祥的父亲是北京有名的“面人郎”郎绍安,王美是“面人郎”的第三代传人。之前逢年过节,远在北京的姑父都会回老家做面塑送给孩子们,看到普通的面团在姑父的手里千变万化,被捏成各种形状的面人,王美爱不释手。那时,王美就已经对面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王美继承了郎派风格,面塑以人物为主,所塑古代仕女尤其出彩。
1987年,当时17岁的王美到北京正式跟着郎志祥学习面塑制作技艺,一学就是5年。王美说,在学艺的那5年里,她每天都待在家里与面泥为伴。因为没有美术基础,王美边补课边学面塑,仅用一个月就基本学会了“做脸”。
王美说,学的过程非常枯燥,她也曾经想过放弃,有时会自暴自弃,认为自己不是做面塑的料。实际上,王美仅用了半年就完成了第一部作品“黛玉葬花”,后面4年多是一个磨炼的过程。“学习一门手艺,真的是慢工出细活。”王美说,当时学了一年就觉得自己可以了,没想到回家过了个年就又忘了,想做好得不断地学习、练习。
“姑父是个严格的人,对我要求很高,只要有一点不好就会批评我。”王美说,那时候年纪小,心里觉得委屈,其实要不是姑父这么严格,自己也不会取得现在的成就。
创新?解决了开裂和褪色的难题
在王美的工作室内,有一个一人多高的玻璃橱,里面保存着她的部分作品,穆桂英面塑、古代侍女面塑等都惟妙惟肖。
玻璃橱对面摆放着“踏春”、“惜春作画”和“风筝情”三组大型面塑,所有的作品都是色彩鲜艳、神采动人,这就是王美首创的群组与单个人物、配景自由组合的制作方法,作品既可局部展示又可多件作品自由组合成大的活动场景,在传统面塑制作技法的基础上,独创了搓刮技法,以此技法制出的花草、衣边、绿地等惟妙惟肖,栩栩如生。
王美告诉记者,“惜春作画”已保存了二十多年,依然非常完好,没有褪色、开裂的情况。“这组面塑保存多少年都没问题。”王美说。
以前,面塑开裂、褪色是个无法解决的难题,很多好的面塑作品因为失水开裂而报废。从开始学面塑时,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王美。1992年,王美学成回到潍坊,开始独立制作面塑,她用了一年的时间专心研究实践,终于配制出面塑秘方,成功解决了传统面塑不宜长期保存、变色、开裂的难题。
王美介绍说,她做面塑用的面就是普通的小麦面粉,只不过在普通的面粉中加入江米面,并做进一步的细加工,加工好的面泥黏性更大、柔韧性更强。
“配料的过程并不复杂,但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练出‘手感’。制作好的面粉上屉蒸半个小时,再加入蜂蜜、甘油,这是为了提高面团的可塑性,让它更黏更柔韧。”王美说,面团揉好后就可以上色了,颜料是画画用的水粉。最后一步便是将加好颜料的面团用塑料袋包起来,放置两三天,让颜色充分浸入到面团里。
传神?穆桂英面塑人物巧夺天工
面塑看上去并不复杂,但是制作一个面塑至少需要十几道工序。几块普通的彩色面团,三五把不起眼的塑刀,几根坚硬的竹棍,通过王美灵巧的双手搓、捏、切、压、剪等,巧夺天工的面塑人物就诞生了。
王美说,所有面塑的真谛都在精雕细琢里得以体现,它经久耐存,俗得可爱,却又雅得可敬。“一个面塑做得好坏,主要就看是不是用心,是不是下了工夫。”王美拿起穆桂英的面塑说,这是比较费工夫的作品,几乎花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。只见穆桂英身着红色战袍,挥舞长枪,神情坚定,动作勇猛,十分生动传神。
“每一件面塑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,即便你做的是同一个人物,但你在做这个面塑作品时的环境、心情不同,作品自然也不同,这也是面塑作品的魅力所在,这里的每一件面塑作品都凝聚着我的心血。”王美说。
经过王美之手塑出的各种人物形象,如穆桂英、孙悟空、林黛玉等,既可以买给孩子作玩具,也可摆在家中当做一件装饰品。
因为长时间坐着,低头凝神做面塑,王美落下了严重的颈椎病。“前几天刚去北京做了手术,医生说我的颈椎已经没有了生理性弯曲。”王美说。
如今,王美在做面塑时,也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休息,但每当拿起面团、捏起面塑时,她就忘了时间,通常一坐就是半天的时间,完全沈浸在创作的充实之中。
推广?为面塑艺术进校园开先河
自从17岁拿起面团的那一刻起,王美就再也没有放下,今年已经是第29个年头。“没有什么别的原因,就是喜欢。”王美说,作为“面人郎”的第三代传人,她希望能将面塑艺术传承下去,希望面塑能走进更多年轻人心中。
“每次去学校,很多小孩子和高校的年轻人都对面塑非常感兴趣,愿意去学,而且不少年轻人能用心去创作面塑,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欣慰。”王美说,只要年轻人喜欢,她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,说明面塑艺术有生命力,这就是一种传承。
为了普及面塑艺术,王美把面塑艺术带进了幼儿园、小学和高校甚至国外,为面塑艺术的传承做努力。她曾在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深圳、郑州、长沙、广州、大连等地参加文化产业与民间工艺联展,获得国家级奖4项、省级奖10项、市级奖12项。
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传承人,王美为潍坊面塑走向全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,为面塑艺术走进校园开先河,让大家对面塑艺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,助面塑艺术走向世界。

供电故障点他一找一个准

张增元(右)在检测变电仪器

张增元扎根变电站检修工作一线20年,成平凡岗位上的高手
他从小就对电器有着浓厚的兴趣,长大后成为一名普通的变电检修工,二十年如一日地在一线岗位上踏实工作,因为善于学习、喜欢钻研,他成为普通工作岗位上的“高手”,是团队的中流砥柱。他,就是山东海化集团动力分公司供电保试班班长张增元。近日,记者走近张增元,了解他的工作故事。
随叫随到?24小时开机待命
记者走进山东海化集团动力分公司供电保试班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文化墙,班组成员温馨的家庭生活组照令人过目不忘。照片正上方的大标题“用心做事,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”很是醒目,这正是张增元以文化引领团队的一种管理模式,也正是这种人性化的管理让带领的保试班成为了一支敢于吃苦、乐于奉献的团队。
该班组成员王国亮介绍说,班长张增元是个责任心极强的人,不仅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,而且不管是半夜还是凌晨,只要工作需要就会随叫随到,从无怨言。每当有新成员调到该班时,张增元都是手把手地教导,让他们很快掌握专业技能。
“没有金刚钻,不揽瓷器活。这也是我们团队在成立之初的誓言。”今年44岁的张增元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0年,他感慨道,这话说起来容易,但真正做到很难,这需要团队里每一位成员的努力和付出。“兵熊熊一个,将熊熊一窝”,这是张增元常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创新实干?自创电缆故障查找法
张增元所管理的保试班,岗位比较特殊,精密仪器品种繁多,仅进口仪器就有很多种,所以业务培训非常重要。保试班承担着海化集团动力分公司北到取水站、加压站,南到寒桥站,西到西开关站,东到制盐站及110KV热电站、氯碱站等11座变电站的日常维修、维护及春防、秋防工作。“最远的一个变电站距离这里35公里,一旦出现故障,最重要的就是找准故障点。这些故障点大多埋在地下,预测的故障点越准确就越省力。而张增元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精密仪器的熟练掌握,对故障点的预测非常准确,几乎丝毫不差。”
在张增元的带领下,经过近一年的刻苦学习、钻研业务、外出交流以及与厂家探讨等方法,总结自创出了“三一”故障查找法,这一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故障点,较好地解决了电缆故障点难查这一难题。
近几年,张增元带领保试班共查找电缆故障90余次,消除安全隐患无数,保证了电气设备安全运行,并为公司节约了资金120余万元。
善学爱钻?曾获全国和省级奖彰
张增元没事就喜欢研究电器设备和电子产品,不管是冰箱彩电还是手机电脑,什么“疑难杂症”过过他的手都“药到病除”。同事们戏称他为“电器啄木鸟”,说他是设备医生。
“张增元性格内向,不喜言辞,但说到与电器相关的知识,便滔滔不绝。”据动力分公司供电车间主任韩介东介绍说,张增元刚参加工作时只是中专毕业,却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刻苦自学,硬是拿下了电器专业的大专文凭。
2015年,他带领班组研发的“降低高压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烧毁故障率”课题在海化集团质量管理成果发布会上获得第一名,同时获得山东省质量管理成果发布会二等奖。他所在的班组被中华全国总工会、全国妇联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中国质量协会共同评为“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”。他个人还获得了“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长”等多个荣誉称号。